

近日,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
上海軌道交通崇明線17標工程
進入關鍵階段
崇明線北港區間盾構
“申崇號”順利始發
正式跨越長江的征程
▲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
報道隧道人“隧馭長江”新征程
20年前,隧道人跨越長江口南港水道,建設上海長江隧道開啟崇明島陸路交通歷史,創造了世界最大、最長、最深隧道紀錄;
如今,隧道人再闖“無人區”——長江口北港水道,推動生態島“地下鐵”藍圖成真。
始發地:長興島
上海軌道交通崇明線17標“申崇號”盾構工作井位于長興島。由于井內空間狹小,項目團隊采取了分體始發的形式,并采用土體改良結合凍結的加固工藝,克服了淺覆土始發及不良土體的難題,助力“申崇號”勝利始發。
目的地:崇明島
“申崇號”始發后,盾構將從長興島向崇明島進行掘進,計劃完成9024米區間的掘進工作,創造國內一次掘進軌道交通隧道的新紀錄。
這條“第一隧”將會遇到怎樣的挑戰?
超遠距離掘進
帶來材料長距離運輸、施工環境復雜等挑戰。
掘進穿越砂質土層
隨著掘進工作的進行,將會頻繁接觸到7號土,更容易發生滲透。
掘進穿越沼氣
容易造成燃爆,危險系數非常高。
解決方案
項目團隊通過“數智隧道”智能管控平臺,集成盾構磨損監測系統、隧道內交通控制系統、有毒有害氣體監測預警及通風系統等,切實確保隧道施工安全、高效的常態化運行。
來源: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